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我镇法治建设工作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为出发点,深入进行了《宪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社区矫正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把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同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开创依法治镇新局面,推动全镇经济健康发展。
一、年度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依法治县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明确我镇依法治镇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对象和要求。我镇成立了依法治镇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两委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做到年初有目标、平时有监督、年终有总结。进一步健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机制、督查考评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维稳、综治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通过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成员协助抓,形成了层层重视、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建设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执政方面我镇制定党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会前学法制度等,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团工作制度。规范党务公开制度,坚持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从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普法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行第一责任人述职制度,坚持依法严格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完善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建设,切实加强民主监督作用,接受群众对工作的建议及意见。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社会的能力,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方案,规范了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利、办事流程、工作时限等。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容在决策后24小时内公布,政府文件在印发后3个工作日公布,完善了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把依法决策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明确行政决策范围、权限、规则和程序,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三)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
为了明确执法责任和目标,有效规范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在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我镇各部门健全了制度,明确了责任,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公开督促,以制度管人,其次是实行目标考核管理,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按照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农业法》的普及、宣传教育和行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贩运、倒换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农资行为的管理监督,杜绝了劣质农资流入我镇,以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同时严格农田水利设施的有关管理制度,实施节水工程,强化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林木管护,严格林木发放许可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收购、经营、加工、运输木材的违法活动。
二是根据上级持证执法培训工作的安排,镇上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人员参加了各类执法培训班,全镇执法人员除新进人员外,已经取得了《行政执法证》。各行政执法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依法办事,无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
三是根据上级要求,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适时调整、充实镇村综治中心,村治保会、调委会、村民联防队等各级组织人员。建立健全了各单位内部防范制度、措施。对各村综治工作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其看好门,管好人,干好事。对重点难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加大了对破坏农业生产及偷盗农业生产资料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禁毒工作中镇、村两级成立了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在确保无吸毒、无贩毒、无制毒良好氛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宣传教育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镇党委、政府主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法治宣传教育:
1、抓好干部职工法律教育。我镇制定了干部职工年度学法计划,将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大东沟镇2021年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定期组织交流学法心得,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提升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组织各村、各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法治学习交流,使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观念深入基层。
2、抓好在校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我镇把在校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上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学校每年度都组织一次以上的校园法治讲座等形式的学生学法活动,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教育他们从小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带头争做守法公民。
3、抓好群众学法的宣传教育。紧紧结合广大村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长期持久性地进行法律知识教学。利用调解“七进”“农民丰收节”普法宣传等活动节点,通过悬挂横幅、定点宣传等方式宣传《民法典》《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悬挂横幅3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举办法律专题讲座3期,参加200余人次,现场咨询3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形成懂法、守法意识。
(五)深化依法治理,推动和谐发展
我镇在以往良好的法治基础上,继续深化各部门依法治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营造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办事的氛围,积极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得到有效遏制。
1、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逐级理性表达诉求,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信访案件限时办结相关机制。
2、与镇纪委工作相结合,深化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大力查处村干部腐败问题。
3、积极创建“调解七进 服务三零”,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实行“综治、信访、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狠抓信访工作,及时排查调处,提前化解,实现了越级上访率逐年下降。一直以来,我镇的民间纠纷基本上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民事纠纷调解中,未出现一起“民转刑”案件,未发生一起群众性上访事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依法治镇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部分农村的群众遇事就上访,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进京非访。
2、有关农村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较多,对农村青少年普法宣传滞后,其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较少。
3、各村委会的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没有专项经费,硬件投入少,标准不高;制度台账不规范,照搬照抄,操作性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确保形成合力。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统一规划部署,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及时调整充实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二)完善制度,推进法治教育。在认真总结法治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善于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动普法工作;加大学法、用法的力度。加强对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确保“长河重镇”健康发展。
(三)拓展阵地,扩大法治成效。认真总结法治宣传教育的宝贵经验,在继承一切有效传统形式的同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调解“七进”等活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加强各类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全面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社会任重道远。大东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抓好今后的法治建设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牢固的法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