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森防指、省、市、县森防办关于开展森林草原“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泽州县旅游景区森林草原“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泽州县旅游景区
森林草原“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汲取“2·20”森林火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底线思维、着力提高现场指挥员组织指挥、识险避险能力,切实解决安全扑救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按照国家森防指统一安排,拟于4月初在全县开展森林草原“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我县景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及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保护生命安全为核心要求,突出领导干部、各级森防指机构和现场指挥等重点,着力解决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指挥机构不健全、现场指挥不规范、一线扑火力量不足不专业、安全责任不落实等关键问题,提高各级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全力保证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生命安全。
二、整治目标
以涉林景区为重点,着重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两个至上”理念树得不牢的问题。重点整治景区负责人、森防指人员对“两个至上”理解不深不透、工作站位不高,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指导思想不端正,在抓森林草原防灭火及安全工作上存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情绪;汲取重大人员伤亡惨痛教训不深刻、举一反三不够,对扑火安全工作抓的不实不细等突出问题。
二是森防指机构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重点整治景区森防指机构运行不够规范,对扑救行动组织指挥研究还不深入、不专业、责任没有压实;研判会商、信息共享、火情报送制度不落实;机构人员配备不足,业务不熟、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是预案和应对准备不足的问题。重点整治景区预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修订不及时、不科学、不配套,上下一般粗、照抄照搬,特别是未制定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和重要时段的专项预案,预案演练不经常;对火险形势研判不及时、不精准,应对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组织指挥、扑救力量、装备物资等准备不充分、不扎实,应急值守不严格、不规范、不专业等问题。
四是一线扑火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整治景区一线指挥员、扑火队长未经过专业培训,缺少实战经验,不具备应有的指挥能力;对本地区危险区域(地形)、特殊植被、重点目标、重要设施和潜在风险底数不清;现场不会研判火情,不会选择安全区域和撤离路线,不能临机处置突发险情等。扑火人员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和考核,防护装备物资配备不齐全;安全常识、避险方法和突发险情处置不掌握等问题。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县文化和旅游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李广林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陈天庆担任,
成员由局办公室、旅游股、安监股相关人员、各景区负责人组成。
联络人:毛玉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安监股,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材料收集整理总结和信息上报工作。
四、实施方法
(一)组织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及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两次“3·30”事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国家、省、市、县《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现场指挥机制》和《森林草原扑火指挥“十个严禁”》(附后),以及各级下发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等;学习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相关常识,掌握常见危险气象、危险地形、危险可燃物、危险环境,以及造成伤亡的直接因素、主要情形,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整治问题短板。重点整治领导干部、指挥员指导思想不端正,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麻痹;森防指运行不规范,责任边界不清晰、未压实,组织指挥体系不完善、能力不过硬;现场指挥部成立后,总指挥由部门领导或镇领导担任、行政指挥代替专业指挥,专业指挥落实不严格;一线指挥员和扑火人员在扑救行动中安全风险评估不落实,执行“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不严格,不预设安全区域和逃生路线、不指定安全监测员、火场宿营不设立警戒;火场管控不严,扑火力量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预案修订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形势研判不及时、不精准,应急处置特别是重特大火灾应对准备不充分、不扎实等问题。
(三)完善制度机制。结合此次活动,进一步完善森防指运行机制、现场指挥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预案;把现行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好、运用好,并结合实际,探索实用有效的安全机制,推动构建责权分明、运行有序、互为保证的安全法规制度体系;严明安全奖惩,对抓扑火安全主动性强、措施得力、安全防范工作成效明显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安全防范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责任倒查,严肃追责问责。
五、时间、组织形式及步骤
4月7日至14日,按照国家森防指统一部署,集中一周时间,采取统分结合、同步展开的方式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0.5天时间)
各景区要高度重视 “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认真筹划,周密部署,搞好动员,切实将此次活动搞扎实。
(二)学习教育(1.5天时间)
各景区自行组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及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并结合各自职责分工认真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文章。
(三)查找问题(2.5天时间)
各景区要对照整治内容和需完善的制度机制,认真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隐患整治不彻底不收兵。
(四)总结讲评(0.5天时间)
各景区要认真梳理活动开展情况,自下而上搞好总结讲评,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景区要充分认清开展教育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阶段性重点工作抓紧抓实。要认真落实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级活动方案,明确分工、细化内容和实施计划,逐级压实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确保活动落地见效。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保护生命安全这个核心要求和火场指挥这个关键环节,把强化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象上突出领导干部、各级指挥机构和指挥员,在内容上突出现场指挥和安全防险避险,在组织实施上突出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抓好集中授课辅导、强化训练演练、典型战例剖析、严格考核评估等环节,切实解决问题短板。
(三)务求整治实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转观念与强责任相结合、查隐患与治短板相结合、学专业与练指挥相结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针对清明期间形势任务,精心筹划部署,严密组织实施,加强检查督导,防止教育整治与防火任务“两张皮”。
(四)持续巩固深化。各景区要持续深化安全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成效,注重学用结合,在实战中巩固深化、持续发力。国家、省、市森防指将对各级“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开展情况,列入督导检查内容进行督导检查。
森林草原扑火指挥“十个严禁”
一、严禁不懂打火的人指挥打火,未经专业培训、缺乏实战经验的指挥员不得直接指挥扑火行动。
二、严禁地方部门领导或乡镇领导在现场指挥部成立后担任总指挥(不包括火情早期处理)。
三、严禁行政指挥代替专业指挥。
四、严禁多头指挥、各行其是、各自为战。
五、严禁现场指挥部和指挥员未经火场勘察、态势研判和安全风险评估直接部署力量、展开扑火行动。
六、严禁在火势迅猛的火头正前方和从山上向山下,以及梯形可燃物分布明显地域直接部署力量。
七、严禁指挥队伍从植被垂直分布、易燃性强、郁闭度大的地段接近火场。
八、严禁指挥队伍盲目进入陡坡、山脊线、草塘沟、单口山谷、山岩凸起地形、鞍部、山体滑坡和滚石较多地域等危险地形,以及易燃灌木丛、草甸、针叶幼树林、高山竹林等危险可燃物分布集中区域冒然直接扑火。
九、严禁在未预设安全区域和安全撤离路线情况下组织队伍扑火。
十、严禁组织队伍在草塘沟、悬崖陡坡下方、可能二次燃烧的火烧迹地、火场附近的密林等区域休整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