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小南村二仙庙:低调的宋代瑰宝

发布日期: 2025-07-03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旅游局

小南村二仙庙,位于泽州县金村镇东南村,始建于北宋,是山西东南部二仙文化及其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村二仙庙是一座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民间祭祀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南而北以山门为间隔,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山门以南为前院,东西两侧配房、厢房为清代遗构。山门以北为后院,中轴线上依次为过厅、香亭、正殿。正殿即为二仙殿。正殿两侧建东西耳殿各三间。东祀龙王,西祀关王。东西廊房各十一间。院内两株千年古柏,直插云天,景色清幽。

二仙殿为庙内的主要建筑。这是一座创建年代明确,建筑结构完好,具有断代标准的宋代建筑。据正殿西侧宋政和七年(1117)《新修二仙庙碑记》记载:“庙自绍圣四年 (1097) 五月下手,至政和七年 (1117) 秋方竣工”。这一记载,清楚表明了该庙正殿修建的确切年代。

正殿大木作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结构,其时代更迭的历史印记在木构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建筑特征反映了宋代建筑所具有的典型风格。正殿周檐列柱12根,柱网排列为减柱造,是宋《营造法式》中关于不对称柱网布局形式的具体体现。柱身采用了梭柱做法,收分较为明显,同时其侧脚和生起明显,使建筑立面更为柔美。其阑额延续了唐代建筑阑额直接插于柱内,至角柱不出头的做法,并在阑额上置普拍枋。

正殿内所塑“二仙”及胁侍、女官塑像共十六尊,所塑人物体态端庄,身材修长,表情丰富,生动传神,其衣裙色彩协调、线条流畅,堪称宋代泥塑之佳作,为研究宋代雕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仙台上所塑二仙像,是晋东南地区最早出现的宋代彩塑,也是整个山西地区乃至全国唯一的一处宋塑乐氏二仙神像,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正殿内的小木作帐龛,是极为罕见的、保存完整的早期小木作帐龛实物遗存,为宋代天宫楼阁型小木作的杰出范例,反映了晋东南地区宋代建筑技术的极高成就,在山西南部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具有重要地位。

虹桥与天宫楼阁是整个小木作帐龛的点睛之笔。《晋城二仙庙小木作帐龛调查研究报告》称:“将天宫与虹桥相结合的设计,是南村二仙庙小木作帐龛的一大特色,在现今已知的小木作实例当中亦属孤例。”虹桥以两条飞架的曲梁作为支撑,造型十分优美。虹桥之上建有游廊,游廊中间建一座单檐九脊顶殿宇,再现了苏轼笔下的“天上宫阙”。

小南村的二仙庙,就像一本摊开的宋代史书,等你细细品读。